作者: 王东城 发布时间: 2024-12-19 来源: 厦门晚报
“高活性134位赖氨酸主修饰双链聚乙二醇干扰素a2b创新药品研发及产业化”项目获得2023年度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,这个项目产品就是创新药“派格宾”。
“‘派格宾’的名字来于音译Pegbing。 因为谐音‘派个兵’,大家就说‘厦门派个兵,专门对付乙肝病毒’。”在不少医院,有关“派格宾”的“段子”这样传开。
那么,作为国产首支慢乙肝临床用药的长效干扰素,“派格宾”这个排头兵是怎么炼成的?记者来到特宝生物公司,该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中心执行总监温玉婷对记者说,这个项目经过了14年的自主创新研究。“生物医药研发过程主要包括新药的发现、临床前研究、临床研究、新药申请、批准上市,以及新药上市后监测。药物能否最终获批上市,这个过程可谓‘九死 一生’,即使进入一期临床,最后成功的产品也不足10%。”
2002年,“派格宾”正式立项。在研发过程中,长效干扰素的结构设计和位点修饰是研发中的一大难点。研发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优化,最终成功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,不仅提升了药物的稳定性和抗病毒活性,还大幅延长了药物半衰期,使得患者只需一周给药一次,解决了普通干扰素半衰期短、血药浓度波动大的问题。
2007年,“派格宾”申请新药临床试验。为了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,“派格宾”的临床试验由全国肝病和传染病领域顶级医疗机构及专家团队开展。临床试验结果表明,“派格宾”的疗效、安全性与进口同类药品相当,中和抗体产生率显著低于进口药品。
2016年10月,“派格宾”获批上市, 是当年第一个获批的治疗用生物制品,并入选当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“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”。
据悉,我国新发的肝癌病例数,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居多。因此实现乙肝临床治愈对于降低患者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、提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
“‘派格宾’具有药物体内半衰期长、 血药浓度持久平稳;以K134位点作为主要修饰位点,抗病毒比活性高;药品免疫原性更低,更安全有效等创新点。”温玉婷说,它上市后,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长期垄断,填补了国内空白,打破乙肝不可治愈的困局。同时,“派格宾”把进口药的价格“打下来”,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。之后,随着进口同类产品陆续停产或退出中国市场“,派格宾”成为国内长效干扰素市场主要产品。自上市以来,“派格宾”销售快速上升,截至2023年“,派格宾”累计销售收入近50亿元。“派格宾”的发展之路正是厦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之一。